账号: 密码: 注册

首页 论坛 CUTV 手机广播 胶东在线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晴 12~20℃

您当前的位置 : 胶东在线  >  烟台广播  >  新闻资讯

毓璜顶庙会两天揽客5.5万人次 省外非遗项目惊艳亮相

2018-02-22 09:46:57  来源:烟台广播    []

  20日,2018毓璜顶庙会正式揭幕。适逢年假尾声,游园市民络绎不绝,两天近5.5万人次涌进公园。常年花样翻新的文艺演出、云集省内外多个非遗项目的现场集中展示、形态各异的狗年主题非遗物件,令春节假期尾声的“年味”愈发浓郁。

   演出队伍里来了“新鲜血液”

  年初五庙会首日的文艺演出,永远是历年庙会的“重头戏”,在太乙剑坛,近60名演员组成的海阳秧歌队原汁原味的大秧歌演出,引来不少游园市民驻足观看。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,海阳大秧歌已有500多年历史,但秧歌队年龄结构却越发年轻,如今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。“我们年年都培养新人,年纪大一旦淡出队伍,年轻的就能及时顶上,这样才能一代代传下去。”领队告诉记者。12岁的李宇和张紫意,是今年秧歌队里的新生力量,也是最小的两个演员。因为喜欢这身鲜艳喜庆的红衣服和扭起秧歌的热闹氛围,两人开始在寒假跟大人学跳扇子舞,并从大年初二开始,和秧歌队一起在海阳各地巡演。20日,为更好完成毓璜顶庙会首日演出,两人早上不到四点就起来化妆,然后跟随“大部队”从海阳赶来烟台,“一点也不困,可热闹了!”李宇笑着说。

  得益于新鲜血液的加入,文化演出在毓璜顶庙会常演常新。栖霞八卦鼓表演负责人刁训阳告诉记者,演出队来毓璜顶庙会演出四五年了,每年都有新面孔加入。“别看现在队伍里都是老人,年龄最小的也都50多岁,但我们不担心。栖霞当地八卦鼓、螳螂拳、剪纸等非遗项目,都已经走进课堂了,很多小孩子都在学,没准过几年,我们队伍里就是‘三世同堂’!”

   狗年剪纸、面塑、糖画齐“闹春”

  今年是农历戊戌年,憨态可掬的狗儿成为庙会上最“火”的存在。在公园剪纸展区,非遗传承人梁巧艳技法精妙的《童子戏犬图》成为公园工作人员的证件图案,别致的造型引来游人啧啧称赞。“整幅作品秉承胶东剪纸风格,四角以佛手、桃子、石榴三者并蒂,寓意招财进宝、吉祥如意、福寿三多,而主体图案则是正在嬉闹的儿童和小狗,既契合了狗年主题,又更受小朋友们喜欢。”梁巧艳告诉记者,为契合狗年主题,她还将贴门笺传统过大年习俗与公园瑶池园建筑风格相结合,设计出“好日子”、“全家福”、“好运来”、“福满堂”四联门笺,搭配不同类型狗和鱼造型,以绒布为材质裁剪出来,张贴在瑶池园房屋门口,既突出了狗年主题,又在载体上实现了创新。

  作为历年庙会上最受小朋友喜爱的小物件,面塑造型的小狗庙会上也格外抢手:一团团色彩斑斓的面团,在传承人手中翻转几下,便成了一条条神态各异的狗儿,“品种”更是从狮子狗、斑点狗和拉布拉多等不一而足。而类似的创造性思维,也启发了传统的糖画和糖人手艺人:一勺滚烫的白砂糖浆,在铁板上蜿蜒曲折几下,便勾勒出了狗的轮廓;糖人艺人将筋道的糖浆吹上几下,一只“狗”便摇头晃脑起来。这些殊途同归的庙会非遗主角们,彰显的恰是手工艺人们别具一格的匠心。

   省内外非遗项目“济济一堂”

  记者从公园了解到,今年庙会扩充了非遗项目,期间将聚集省内非遗项目近40个,河南香包、山西黎侯虎、江苏雕版印刷术等三项省外非遗项目首次在庙会上亮相。在公园鸿宾楼和瑶池园非遗展区,不仅有烟台当地非遗项目参与,更将邀请多位省内非遗项目传承人,将非遗文化展览的范围扩大至山东省范围,实现全省“非遗”济济一堂。

  在胶东传统锔瓷传承人李勇的摊位前,一块“招收学徒”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。十几年来,李勇立志于非遗传统锔瓷工艺的传承,为濒临失传的传统锔瓷工艺延续传承,至今在全国各地已有学徒60多人。“锔瓷这个老行当、老技艺,现在很多80后、90后都不知道是什么。而年轻的思维正是传统工艺推陈出新的关键,趁着庙会人多,我就现场授课,只要想学,我可以教,这样未来也可以有人传承这门手艺。”

  今年75岁的刘正中是奇山所城刘家后裔第二十世孙,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毓璜顶文化和奇山所城文化研究,赶庙会赶了一辈子,从2010年开始,这位老手艺人开始义务在庙会上表演皮影戏,今年已是第9个年头。“我们小时候就盼着到庙会上看秧歌、吃糖球,现在小孩很少能见到这样的‘阵仗’,这几年我们表演的皮影戏,无论是传统题材,还是创新的‘灰太狼’、‘喜羊羊’题材,都备受小观众们欢迎,从某种意义上,庙会不但是老烟台人的‘念想’,更是唤起孩子们对非遗兴趣的最佳载体。”

责任编辑: 张莹

新闻转帖分享

网站简介   |   标识说明  |   广告服务  |   联系方式  |   法律声明

Copyright@ JiaoDong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

版权所有 烟台广播